图片展示

腾讯憨憨为什么要碰干妈的瓶子

浏览:

这个事情既然能够捅到法院冻结资产并导致报案抓人,那么必然某个环节某些人破坏了游戏规则,或者惊动了双方高层或者不该知道的人

腾讯给老干妈打了价值千万的广告,没结到账,把老干妈告了。

老干妈说不是我打的,你丫被骗了,我已经报案并把人抓了。

腾讯被三个刻假章的骗了,老干妈无辜的被推广了大半年,很无辜。

你敢信?

不得不说,老干妈还是积德行善的,一分钱没花白嫖了上千万的广告,还喜提了一把热搜。也怪腾讯平时作孽太深,吃瓜群众愿意相信这事儿是腾讯脑回路不够,被骗妥妥的。

事情当然不会这么简单,也不会就这样结束。既然双方已然付诸公权力彻查,是非曲直自有公道。笔者只是从这几天公开的事件通报以及自身经历对广告这个行业的理解对此事做个浅尝辄止的探讨,提供一个思路,让大家吃瓜的时候能够多嚼几口。

事实上,很多事实是不能公诸于众的

老干妈,三十年国民品牌,民族制造业骄傲,行销全球,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没有中国人的地方也有老干妈。

腾讯,中国最成功、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在社交、游戏、影音、资讯等全方位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

一个是生产制造企业,一个是互联网企业。一个卖货赚钱,一个卖广告赚钱——当然,腾讯赚钱的方式还有很多。一个是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企业,一个是前沿得不能再前沿的企业。一个是不融资不贷款低调的行业龙头,一个是在资本市场风生水起游走于风口浪尖的产业帝国。一个是三十年只干一件事的工匠精神代言,一个是要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创新驱动先锋……这是两家画风完全不同且没有任何可比性甚至可能都不会有交集的企业。

但是在这纸《联合市场推广合作协议》里,两家企业走到了一起,一个是甲方,一个是乙方。

在广告这个行业里,乙方见了甲方都得叫干妈(爹),腾讯也不例外。所以广告打了,活干了,影响力也有了,找干妈结账不给了——干过广告的人是不是觉得场景很熟悉?很感同身受?

先说说广告行业这个大背景。如果要评选这二十年来最苦逼的行业,那一定是广告行业。如果要评选今年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前三里面一定也有广告行业。

卖的是资源,干的是熬夜烧脑的活,费劲巴拉搞出来的方案在甲方眼里还不值一张手纸,好不容易签了合同还得端茶倒水伺候亲妈一样哄着,盼着结款时能够痛快点。更别说中间还有多少回扣多少勾兑是见不得阳光打落门牙得往肚里咽的。等到经济不景气的时候,甲方要砍掉的预算里头一个就是广告支出。

很多人说腾讯是个憨批,没给预付款也给上广告。其实这在广告行业里极其普遍,尤其是这么大体量的合同,这么金字招牌的合作方,先干活再结账实在太正常不过了。

广告人就是活在镁光灯下的搬砖工

三个骗子是不是真有这么大的能耐把腾讯耍得团团转?也许吧,就算是对于腾讯来说,上千万的广告合同也是一单值得让团队上下聚个餐的大项目,利令智昏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如果你相信这仅仅只是一个骗子与被骗的故事,那一定是神剧看多了。

广告这个东西,是一个价格很不确定的价值形态。在资源紧俏的时候价格就高,比如圣诞节大家都出去玩去购物的时候,市中心的好位置就能让各商家把价格抬上天。而到了疫情期间大家都不出门了,再好的位置也只会免费播放公益内容。对于投放广告的商家来说更是如此,投的时候感觉占了便宜,投以了后觉得不值的情况也不要太多。所以合同价格就是双方认定当时广告价值的几乎唯一的依据。

因为价值的不确定性,所以广告的合同价格就有了操作空间。就可以把各方台上的台下的利益都勾兑进去——这里说的各方,既包括了合同双方,也包括了经办人、牵线人、代理人还有各路提篮子的神仙、倒卖打包资源的过路鬼等等。而合同中的价格标的,也有各种折算方式,活动物资、卡券、市场活动等等。总之价格签出来是给大家脸面,给市场和营销部门绩效和影响力,甚至给投资人做报表看的。

但这个事情既然能够捅到法院冻结资产并导致报案抓人,那么必然某个环节某些人破坏了游戏规则,或者惊动了双方高层或者不该知道的人。

在国外生活,老干妈就是每饭必备的国民女神

当然,吃个瓜而已,我们大可不必那么认真去刨根究底。广告行业的水很深,能够披露出来的信息九牛一毛,商业纠纷里也没有那么多的非要争个你死我活的是非对错,利益最大化是各方的共同追求——重要的是以怎样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收场。

腾讯说他的广告价值千万,指的是他与干妈的合同上签的价格。是向法院提出申请的唯一执行标的,是他打出的第一张牌,但肯定不是底牌,腾讯再牛也不会这么天真。说真的,那点广告植入的成本放在腾讯大佬眼里真不算什么亏损,只怕真的就是网上流传的,碰瓷而已。

一定要相信,腾讯作为中国第一大互联网企业,集中了国内各方面顶尖的人才,绝不会做没有预案的事,一定是走一步考虑了后三步。更不会在这种时候没有后手的无缘无故与干妈刚正面——干妈虽然从不奶孩子(不投广告),却是国民女神,民族之光,在民族主义盛行的今天,用脚指头都能想到舆论风向会吹往谁那边。

腾讯只是要借用干妈的瓶子,砸他想要砸的痛点,把破坏游戏规则所导致的真正损失降到最低。

站在三十年来从不投广告的干妈的角度,且不说是否真的对这纸合同完全不知情,就算知情,打死她也不会认这个账,在干妈眼里,一个游戏里的几件衣服和路牌怎么可能值上千万真金白银?脑子辣蠢了吧。

干妈毫不犹豫的报案抓人,这符合干妈一贯的人设作风。腾讯则可以借坡下驴认个栽,用装傻充愣的憨憨形象刷一波流量,再买一批老干妈悬赏,算是为碰瓷干妈的行为作个补偿。

被骗了,其实,但是,这是最好的结果。

一言难尽。


作者: 老曾

来源: 传媒思维
1
腾讯憨憨为什么要碰干妈的瓶子
这个事情既然能够捅到法院冻结资产并导致报案抓人,那么必然某个环节某些人破坏了游戏规则,或者惊动了双方高层或者不该知道的人
长按图片保存/分享
广告 品牌推广

部分文章系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与交流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声明】 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搜索

—— 更多精彩视频 ——

About 关于  |  Team 团队  |  Join 加入  |  Cooperation 合作  |  Ad-Rate 刊例

闻道 新媒体资讯门户

© Copyright 2020-2030 WiNDOW. All Rights Reserved.

WINDOWAPP.CN

湘ICP备17017257号-4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719号

  

闻道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 

WiNDOW-闻道 新媒体企业集团|湖南闻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WiNDOWAPP.CN  2021 湘ICP备17017257号-4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