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10元/瓶的饮料卖10元/箱!“临期食品”你会买吗?

浏览:

目前全国各省市对于“临期食品”的地方性管理规定,将“临期食品”的“临期”定义分类为两种:其一,将处于保质期届满日之前指定天数内的食品界定为 “临期食品”。其二,将处于保质期届满日之前指定比例天数内的食品界定为“临期食品”。

1升装的进口啤酒10元/桶,日本进口麦片50元两大袋,原价149元的德国进口牛奶只要99元……

在超市、电商、APP等平台常常能见到接近保质期的食品以“白菜价”打折售卖,这一模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浪费,同时也为零售业带来新的机会,临期食品折扣店,线上线下两开花。

临期食品,顾名思义是指即将到达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

《中国消费者报》调查发现,线下的临期食品折扣店大多开在大学周边或居民区,其中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接受程度较高,且对于零食需求较大。

在北京首经贸大学附近的一家临期食品折扣店,经营的多是进口折扣商品,售卖商品距离保质期从1个月内到12个月时长不等,商品对应价签会标注品名、产地及保质期。

消费者李先生在店内买了一瓶进口牛奶,“我女儿最早来这里买一些进口零食,现在我也来这里买牛奶,因为住在附近,喝完再买不受保质期影响。”

线下临期食品折扣店。王小月/摄

店员告诉《中国消费者报》,商品是“根据保质期来定价”,有些临近保质期的会有5折及以下的折扣,还有一些近一年保质期的商品,优惠力度则不会特别大。例如,一款单价10元的进口饮料,由于还有五天过保质期,以10元/箱的价格进行促销。

该店员还表示,现在来店内购买的很多都是周边居民,熟客居多。目前已经建起了5个微信群,近1500人。店长在群里发布商品到货信息后,消费者可以先在群内预订,再来店内取货。

对于商品来源,工作人员称,该店是直营店,所有商品是在公司平台进行选购,由公司统一配送。

据《中国消费者报》了解,为了快速清库存,一些大型超市也有专门货架来售卖临期食品,通常以牛奶类及保质期较短的食品居多。

10元/瓶的饮料卖10元/箱!“临期食品”你会买吗?

超市用来售卖临期食品的货架。施乾元/摄

在线上,除了在各大电商平台开设临期食品店外,特卖垂直电商平台也渐渐涌现。有些品牌电商将食品按照剩余保质期长短进行分类,并提供1-8折不等的价格折扣,商品价格随保质期临近也逐渐降低。

10元/瓶的饮料卖10元/箱!“临期食品”你会买吗?

电商平台某店铺在售的临期食品

“白菜价”吸引消费者

安全疑虑仍存在

在一些社交网站,不少网友都在询问临期食品的采购渠道。

“不单独拆包卖,找老板一折打包全部收走,价格能商量。”

“稳定货源,需要的私聊。”

在一卖家晒出的“某产品处理清单”中,商品包含巧克力、糖果、薯片、饼干、坚果等,均为进口食品。

一位名为“销售菜鸟的成长史”的网友在做临期牛奶销售,“临期牛奶厂家不回收,通常由当地代理商自行处理,我的货源就来自当地代理商,量大价格也更低。”他介绍,保质期在两个月及以上的,一箱比市场价便宜15元-20元,还有几天过期的10元/箱。

近几年,一些进口食品折扣店开启直营、加盟模式。这类门店主要售卖临近保质期的进口食品,包括各类零食、酒水、饮料等,价格往往比同类商品市场价低出不少,也因此吸引着不少消费者。

但也有消费者认为,虽然临期食品仍属于安全食品的范围,但对其安全性仍心存疑虑。网友“早言西”称,虽然一些临期商品保质期在半年以上,但一些家庭仍不会选择临期商品。

促销临期食品变新商机

定义及相关规则空白有待填补

临期食品处理不当,会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13亿吨食物被浪费,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9400亿美元。

而临期食品出售是对资源的再次配置,不仅减轻了企业因此产生的损失,更能弥补市场空缺、收获新的消费群体。

然而,关于临期食品市场的标准还没有出现,有些折扣食品存在进货货源不明、来路复杂的情况,产品质量保障问题仍让消费者心存隐忧。

10元/瓶的饮料卖10元/箱!“临期食品”你会买吗?10元/瓶的饮料卖10元/箱!“临期食品”你会买吗?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采访时表示,临期食品一直是食品产业比较棘手的问题。虽然临期食品没有过期,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不太容易接受。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整个市场上产品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缺乏一个行业标准,消费者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市场认知。”江瀚认为,当前临期食品整体销售依然需要足够的行业教育。同时也需要进行消费者教育,让消费者正确认识临期食品。

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莹表示,对于“临期食品”的法律定义,在《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均未予明确。对于“临期食品”的经营销售,目前也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进行规范和监管。

王莹建议,应给予“临期食品”在法律层面的定义,又可称“法律身份”。“临期食品”“临界期”具有了法律的概念、性质和标准后,才能落实“临期食品”的监管和维权;完善“临期食品”生产责任主体或者进口责任主体关于食品安全保障的规制。

目前全国各省市对于“临期食品”的地方性管理规定,将“临期食品”的“临期”定义分类为两种:

其一,将处于保质期届满日之前指定天数内的食品界定为 “临期食品”。

如,“保质期为1年以上的,期满之日前30天;保质期为半年以上不足1年的,期满之日前20天;保质期为30天以上不足半年的,期满之日前10天;保质期为15天以上不足30天的,期满之日前5天;保质期为2天以上不足15天的,期满之日前1天。保质期不足2天或者国家有关标准允许不标明保质期的食品,不设临近保质期。”

其二,将处于保质期届满日之前指定比例天数内的食品界定为“临期食品”。

如,“本规定所称临近保质期的进口食品,是指进口食品在取得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时一般已超过保质期限2/3时限的食品。”


作者: 闻道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1
10元/瓶的饮料卖10元/箱!“临期食品”你会买吗?
目前全国各省市对于“临期食品”的地方性管理规定,将“临期食品”的“临期”定义分类为两种:其一,将处于保质期届满日之前指定天数内的食品界定为 “临期食品”。其二,将处于保质期届满日之前指定比例天数内的食品界定为“临期食品”。
长按图片保存/分享
广告 品牌推广

部分文章系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与交流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声明】 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搜索

—— 更多精彩视频 ——

About 关于  |  Team 团队  |  Join 加入  |  Cooperation 合作  |  Ad-Rate 刊例

闻道 新媒体资讯门户

© Copyright 2020-2030 WiNDOW. All Rights Reserved.

WINDOWAPP.CN

湘ICP备17017257号-4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719号

  

闻道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 

WiNDOW-闻道 新媒体企业集团|湖南闻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WiNDOWAPP.CN  2021 湘ICP备17017257号-4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