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辛巴直播带货燕窝翻车后,曾经频繁刷到的燕窝广告“低调”了

浏览:

截止到 12 月 13 日中午 12 时 20 分,全网销售排行榜单首位“燕飨大洲即食燕窝”销量 3 万单,排名第二的“泡小燕燕窝”只有 1.3 万单(双 11 时的销量为 5 万,同比下降 60%),而排名第三的“燕之音”只有 5618 单。

辛巴因夸大“茗挚”燕窝宣传,需退赔 6198.304 万

11 月 6 日,有网友爆料“辛巴直播间买到的燕窝不是真正的燕窝”,随后辛巴直播时予以否认,并当场打开燕窝进行固形物含量展示。

11 月 14 日,职业打假人王海发布微博称,“辛巴直播间所售燕窝并非真正的燕窝,只是燕窝风味饮料。”

11 月 19 日,王海拿出辛巴直播间所售燕窝的检测报告,“经检测结果显示,该产品蔗糖含量 4.8%,确认辛巴出售的燕窝为风味饮料。”

11 月 27 日,辛巴通过社交平台发布《辛有志写给广大网友的一封信》,信中表示,“ ‘ 茗挚 ’ 品牌燕窝产品在直播间推广销售时,确实存在夸大宣传,燕窝成分不足每碗 2 克 ...... 辛选现提出先行赔付方案:召回全部产品,承担退一赔三(共销售 57820 单,销售金额 15495760 元,共需先退赔 61983040 元)。

12 月 8 日,人民日报发表《广州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立案调查“辛巴带货假燕窝”事件》。

12 月 11 日,广州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回应,工作人员称:“只是在调查,并没有说立案调查,如果有了新的进展会第一时间公布。”

“辛巴燕窝事件”的持续发酵,给生意火爆的燕窝市场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线下生意迎来“平淡期”,顾客警惕性提高

今年双 11 期间,燕窝相较去年,实现销量暴增 300% 的华丽“逆袭”。对健康持续看重的消费者们,对吃燕窝的热情日益加码。

但随着“辛巴燕窝事件”的持续发酵,变化还是出现了。

“相较于双 11 那段时间来说,我们的确是迎来了一个平淡期,之前假如说每个月正常有 7 万的销售额,现在可能只有 5 万。”燕之屋燕窝郑州东风路店的工作人员告诉河南商报记者。

线下的销售额虽然不至于迎来断崖式的下跌,但是也是迎来了一个尴尬的节点。“之所以尴尬是因为现在新顾客不太能发展起来。目前来讲,我们主要的客源还是以老顾客或者是团购为主,虽然也有散客来店里购买,但是人数并不多了。”

至于辛巴直播间翻车,是否给线下门店带来影响。“还是有的,这件事情过后,我觉得顾客的警惕性都提高了不少,之前很少有人看我们的资质证书或者检测报告,现在来购买的基本上是都要查看的。”店员说。

12 月 12 日,河南商报记者随后来到了燕祺祥燕窝、燕知春燕窝、金都燕燕窝的郑州一些门店询问,回答都与燕之屋燕窝的工作人员的相差无几。

线上销售数量最高降低 60%,直播频率降低观看人数降低

燕窝线下门店迎来了平淡期,在双 11 交出亮眼成绩单的线上燕窝商铺销售情况怎么样呢?

河南商报记者随后登陆一些主流电商平台进行数据查询。

相比较于双 11 燕窝销售榜排行榜前 10 甚至是前 15 销售量均在 1 万而言,双 12 的数据显然有些惨淡。

截止到 12 月 13 日中午 12 时 20 分,全网销售排行榜单首位“燕飨大洲即食燕窝”销量 3 万单,排名第二的“泡小燕燕窝”只有 1.3 万单(双 11 时的销量为 5 万,同比下降 60%),而排名第三的“燕之音”只有 5618 单。

除此之外,双 11 出尽风头的即食燕窝(当时燕窝销售榜单前 15 均是即食燕窝),目前燕盏却迎来翻身仗,据观察发现,淘宝销售榜单第 6、7、11、12、13 名均为燕盏。

同时,河南商报记者通过查询淘宝后台直播数据发现,各大燕窝品牌直播的频次和观看人数也在下降。

以双 11 销量冠军“泡小燕燕窝”为例,双 11 前后直播频率为 1 天 1 播,观看人数维持在 2000 到 5000,最高观看人数为 1.2 万。但最近直播频率出现了不规则的状态,有时 2 天 1 播,甚至 6 天才会直播 1 次。而且直播观看人数较少,平均观看人数为 500 人左右,最低直播人数为 171 人。

燕之屋在 11 月 11 日前后,直播观看人数为 1.9 万人左右,最高在 11 月 2 日出现过 74.3 万人观看直播。但是进入 12 月以来,虽然直播时间还是保持每日 1 播,但是直播人数却维持在 5000 左右。双 12 当天直播观看人数只有 1.3 万人。    

此外,河南商报记者还发现,明星或者是知名主播参与直播带“燕窝”的场次目前已经极少出现。

以今年红极一时的小仙炖旗舰店为例,最接近的明星带货场次为 10 月 26 日的陈数以及 11 月 4 日的总裁带货,而燕之屋官方旗舰店的最近一次“总裁直播带货”的时间为 11 月 10 日。

即食燕窝不再是食客们的心头好,燕盏处理麻烦但是却更受人信任

本来趋之若鹜纷纷投向健康市场的食客们,在辛巴燕窝翻车事件爆发后,看来多少打了退堂鼓。不少人对于即食燕窝看不见的操作流程充满疑惑,更多的人不愿意再去“偷懒买疑惑”。

所以除了销量的平淡以及顾客警觉性提高,顾客购买产品的趋势也发生了改变。

“相比较于以前火爆的即食燕窝,现在问燕盏的人明显多了起来。”燕之屋燕窝东风路店的工作人员告诉河南商报记者。

“之前我们店很少有人过来问燕盏,因为除了价格相比较于即食燕窝更贵之外,更多的在于太过于浪费时间。从开始处理到可以食用,至少需要 3 个小时甚至是更多时间,但是最近来的顾客购买的都是燕盏。”燕祺祥燕窝(熙地港店)工作人员对河南商报记者说。

“燕窝水本来就是很深,更别说是即食燕窝,成品拿出来谁知道里边有多少其他东西呢?还是自己处理燕盏比较放心。”食用燕窝超过 5 年的蒙臻说。“之前很多人都是图省事或者是嫌燕盏贵,但是辛巴这个事情发生之后,我爸爸妈妈就跟我讲,以后不要再买那些即食产品,谁知道会有什么东西呢。”

即食燕窝

随后,河南商报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前往线下店内购买的顾客,大家纷纷表示,即食燕窝虽然方便,但是现在购买起来总是有些质量上的担忧。“甚至有种自己交智商税的感觉,如果要买还是买未处理过的燕盏,虽然麻烦但是自己吃着也放心。”顾客王萌说。

直播翻车事件的确带来了影响,但价格短期没有波动

直播频率下降,观看直播人数减少,线上销售数据降低。燕窝市场价格会不会根据需求的减少而降低呢?

“从短期来看,燕窝市场的价格是不会有大的波动的。” PT.ESTA Indonesia 加工厂(专做印度尼西亚燕窝进出口的四大供货商之一)的一位专做澳大利亚进出口的经销商向河南商报记者介绍。

“想要靠吃燕窝达到美容养颜等功效,需要一个长期的调养过程,所以真正吃燕窝的人是会选择自己信得过的卖家定期拿货,而这些卖家的手中也存有大量的现货,所以短时间是不会出现价格的波动。”

至于目前国外市场燕窝的进价是否会调整(目前国内出售的燕窝,大多依赖于进口),“目前还没收到加价或者降价的通知。”

“不过,直播翻车之后,的确是有很多人对燕窝产品产生了怀疑,甚至是草木皆兵的感觉。目前来说,发展新顾客的确是比较困难,所以我最近的出口销量也是不太理想,这与双 11 之前的销量相比是有很大差别的。”

直播带货平台,将加大对燕窝直播售卖过程的监管

顾客对燕窝市场产生怀疑,那么线上的这些主流售货平台会不会加强燕窝直播销售的严格把关呢?

河南商报记者随后联系到相关直播带货平台。

快手平台表示,售卖燕窝类的产品,首先需要提供给资质经营许可证或者是生产许可证,其次要缴纳直播保证金。当审核完全通过之后才可以对此类商品进行售卖。

“除此之外,我们也会加大对直播售卖过程中的监管,我们积极鼓励商家实事求是正面销售不夸大宣传,如果出现违规的情况会给予处罚。”

另一家直播平台抖音也表示,“燕窝、即食燕窝商品除了要出具资质经营许可证,或生产许可证之外,会由字节跳动专门审核部门对进行商品审核。其次,也会加强对于直播过程中的言辞宣传等监管管控。”

天猫平台表示,“除了上传必要的资质经营许可证或者生产许可证之外,平台也会对正在直播的主播进行言语监控,谨防违规现象的发生。”


作者: 曾令统

来源: 河南商报
0
辛巴直播带货燕窝翻车后,曾经频繁刷到的燕窝广告“低调”了
截止到 12 月 13 日中午 12 时 20 分,全网销售排行榜单首位“燕飨大洲即食燕窝”销量 3 万单,排名第二的“泡小燕燕窝”只有 1.3 万单(双 11 时的销量为 5 万,同比下降 60%),而排名第三的“燕之音”只有 5618 单。
长按图片保存/分享
广告 品牌推广

部分文章系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与交流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声明】 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搜索

—— 更多精彩视频 ——

About 关于  |  Team 团队  |  Join 加入  |  Cooperation 合作  |  Ad-Rate 刊例

闻道 新媒体资讯门户

© Copyright 2020-2030 WiNDOW. All Rights Reserved.

WINDOWAPP.CN

湘ICP备17017257号-4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719号

  

闻道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 

WiNDOW-闻道 新媒体企业集团|湖南闻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WiNDOWAPP.CN  2021 湘ICP备17017257号-4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